【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】精准施策稳增长 特色赋能促发展
“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”行动开展以来,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勇挑重担,通过持续扩大有效投资、加力扩围实施“两新”政策、全方位推动供需对接等一系列精准有力的举措,为宁夏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持续扩大有效投资,夯实发展根基
项目是工业经济发展的生命线,有效投资是拉动增长的“主引擎”。全区工信系统始终把项目建设摆在突出位置,一手抓招商引资“筑巢引凤”,一手抓项目建设“落地生根”,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。聚焦产业链缺失环节和关键领域,精准建立重点招商项目库,瞄准京津冀、长三角等产业转移重点区域,积极承接优质产业项目。截至目前,共有125个项目完成签约,其中94个项目顺利开工建设,占签约项目总数的75.2%。开工项目总投资达660亿元,完成投资134亿元,投资完成率20.3%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,创新建立了区市县三级项目包抓机制,对重点项目实行分级分类包抓调度,确保项目建设全过程有人管、有人抓、有人促。
在稳存量、扩增量、控减量、挖潜量上持续用力。截至目前,全区实施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工业项目780个,投资规模达5960亿元,年度计划投资1690亿元。1—7月全区开工项目640个,开工率超过82%,完成投资590亿元,带动全区工业投资增长26.4%,高于全国17.4个百分点,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16%。其中,150个项目已试产、投产,为全年工业投资和经济平稳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,为宁夏工业经济长远发展积蓄了强大后劲。
加力扩围实施“两新”政策,激发企业活力
推进设备更新,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。全区工信系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在全国率先出台《宁夏回族自治区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实施方案》,聚焦先进设备更新、数字化转型、绿色装备推广、本质安全提升等关键领域,分阶段确定工作任务,为企业设备更新指明了方向。通过设备更新领航项目、引进优秀设备供应商、宣讲政策申请国家支持等方式,扎实推动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。目前,全区完成工业领域设备更新8418台(套),带动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102.4亿元。
加大政策宣讲与金融支持,助力企业发展。组织政策宣讲、银企对接等各类宣讲活动40余场,发放政策“明白纸”近万份,确保规上企业全覆盖。针对符合条件的重点企业,开展一对一宣传、手把手指导,深入企业分解政策要点,帮助企业补齐短板弱项,让企业能够精准把握政策、用好政策。成功帮助67个项目争取“两新”领域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9.9亿元;推荐四批次159个项目列入工信部技术改造再贷款名单,签署贷款协议26.4亿元,争取国家贴息资金640万元。积极协调宁夏银行等金融机构设立设备更新专项贷款;加快兑付贷款贴息1.1亿元,撬动银行贷款116亿元。通过一系列政策“组合拳”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,为企业发展注入了“金融活水”。
全方位推动产业供需对接,促进市场繁荣
精准搭建平台破解企业发展难题。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,很多企业面临库存高企、订单收缩的困境,发展受阻,新项目投资意愿不高。全区工信系统坚持问题导向,分行业分领域积极开展各类产业供需对接活动,深挖供给侧和需求侧合作潜力,采取产业对接+向外推广的形式,帮助企业找订单、拓市场,畅通经济内循环,为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贡献宁夏力量。今年以来,自治区工信厅精心策划开展“1+6+4+N”系列供需对接活动,即召开1场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暨产业供需对接启动活动,围绕新型材料、装备制造、现代化工等6个优势特色产业开展项目、银企、人才对接活动,赴北京、长三角、珠三角、周边省区4个区域开展区外供需对接活动,指导地市、开发区和企业开展N场特色对接活动,力争达成协议金额500亿,有效促进全区工业经济增长。通过开展活动,充分调动了五市和宁东、县区和园区以及链主企业等多方积极性,形成了上下联动、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。截至目前,已组织开展现代化工、新型材料、食品药品等专场供需对接活动75场次,促成合作338笔,协议金额达369亿元,参与企业超过3000家,各项数据均超去年同期水平。
责任编辑:李妍